曹植之妻 曹植之妻崔氏和洛神什么关系

一、曹植之妻?

曹植一生娶了两位妻子。崔氏,曹植之妻,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东北)人,崔琰兄长之女。《魏晋世语》记载,崔氏的衣装过于华美,曹操登台看到后,认为她违反了穿着华丽的禁令,回家后崔氏就被赐死了。谢氏,曹植继妻,召陵县(今河南郾城东)人,太和年间被封为“陈思王妃”,曹植后期软禁生活的伴侣。据史书记载,她一直活到晋代,享年八十余岁。

二、曹植为斗鸡写的诗赋?

《斗鸡诗》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该诗描述了曹植兄弟无事以斗鸡取乐的热闹场面。前六句是叙事,中间八句集中写斗鸡场面,最后二句以含蓄赞叹并期望斗鸡获胜作结。描写细致、传神,间以比喻、夸张之笔来衬托,使雄鸡的形象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显示了青年人的诚挚、纯朴和天真,也曲折地透露了兄弟之间的和谐情感。

三、曹植为谁写过赞诗?

作为曹操之子的曹植在文学功底上比起父亲也是丝毫不差劲,因此在看见父亲大获成功之后,曹植也做了一首诗来表示对父亲的景仰之情,其中有一句“连二桥于物品兮,若长空之蝃蝀”,借此夸奖一番曹操的孔雀台,讨得曹操欢心。

四、曹植与洛神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曹植与洛神之?

洛神,相传名为宓妃,是宓羲氏的女女,果依恋近古洛阳四周洛火两岸的好丽景致而落临世间,去到洛阳,成为洛火之神。

据说曹操喜欢她,原本想娶她为妾,甚至一次酒醉想得到她,被曹植撞见,解救了宓妃,后来曹操看两儿子曹丕,曹植均钟情于宓妃,就不再对她有意思了

曹植相传与宓妃两情相悦,甚至到了谈婚论嫁的那步,据说二人前世都是天上神仙,有过情缘,奈何这一世没能在一起,可惜了

五、洛神赋曹植为谁所写?

为嫂嫂甄氏所写

曹植天赋异禀,博闻强记,十岁左右便能撰写诗赋,颇得曹操及其幕僚的赞赏。当时曹操正醉心于他的霸业,曹丕也授有官职,而曹植则因年纪尚小、又生性不喜争战,遂得以与甄妃朝夕相处,进而生出一段情意。曹操死后,曹丕于汉献帝二十六年(220年),登上帝位,定都洛阳,是为魏文帝。魏国建立。甄氏被封为妃,因色衰失宠最后惨死,据说死时以糠塞口,以发遮面,特别凄惨。

甄后死的那年,曹植到洛阳朝见哥哥。甄后生的太子曹叡陪皇叔吃饭。曹植看着侄子,想起甄后之死,心中酸楚无比

六、曹植诗词七步之绝?

由于曹操在选择继承人难题上曾一度倾向于曹植,这让曹丕对其弟曹植心怀怨恨,故借机报复。曹丕逼迫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否则处以极刑,曹植在极度悲愤中应声而成。

版本一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三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四

七步诗

煮豆然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白话译文

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何故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七、曹植杂诗中刚健之美的意思?

(性格、风格、姿态等)坚韧有力:画风~质朴。

八、曹植为王粲写的诔文?

王仲宣诔(并序)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正月二十四日戊申,魏故侍中关内侯王君卒。

呜呼哀哉!皇穹神察,哲人是恃,怎样灵祗,歼我吉士。谁谓不庸,早世即冥;谁谓不伤,华繁中零。 存亡分流,夭遂同期,朝闻夕没,先民所思。何用诔德,表之素旗;何以赠终,哀以送之。遂作诔曰: 猗欤侍中,远祖弥芳,公高建业,佐武伐商。爵同齐鲁,邦祀绝亡,流裔毕万,勋绩惟光。晋献赐封,于魏之疆,天开之祚,末胃 称王。厥姓斯氏,条分叶散,世滋芳烈,扬声秦汉。会遭阳九,炎光中朦,世祖拨乱,爰建时雍。三台树位,履道是钟,宠爵之加.匪惠惟恭。自君二祖,为光为龙,佥日休哉,宜翼汉邦。或统太尉, 或掌司空,百揆惟叙,五典克从,天静人和,皇教遐通。伊君显考,弈叶佐时,入管机密,朝政以治。出临朔岱,庶绩咸熙,君以叔懿,继此洪基。

既有令德,材技广宣,强记洽闻,幽赞微言。文若春华, 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何道不洽,何艺不阔,綦局逞巧, 博弈为贤。皇家不造.京室陨颠,宰臣专制,帝用西迁。君乃羁旅, 离此阻艰,翕然凤举,远窜荆蛮。

身穷志达,居鄙行鲜,振冠南岳, 濯缨清川,潜处蓬室,不干势权。我公奋钺,耀威南楚,荆人或违,陈戎讲武。君乃义发,算我师旅,高尚霸功,投身帝宇,斯言既发, 谋夫是与。是与伊何,响我明德,投戈编鄀,稽颡汉北。我公实嘉,表扬京国,金龟紫绶,以彰勋则。勋则伊何,劳谦靡已,忧世忘家,殊略卓峙。乃署祭酒,与君行止,算无遗策,画无失理,我王建国, 百司俊乂。君以显举,秉机省闼,戴蝉珥貂,朱衣皓带。

人侍帷幄,出拥华盖,荣耀当世,劳风?晚?蔼。嗟彼东夷,凭江阻湖,骚扰边境,劳我师徒。光光戎路,霆骇风徂,君侍华毂,辉辉王涂。思荣怀附,望彼来威,怎样不济,运极命衰。寝疾弥留,吉往凶归,呜呼哀哉! 翩翩孤嗣,号恸崩摧,发轸北魏,远迄南淮,经历山河,泣涕如颓。 哀风兴感.行云徘徊,游鱼失浪,归鸟亡栖,呜呼哀哉!吾与夫子,义贯丹青,好和琴瑟,分过友生。庶几遐年,携手同征,怎样奄忽,弃我夙零。感营宴会,志各高厉,於戏夫子,金石难弊。人命靡常, 吉凶异制,此欢之人,孰先殒越?

何寐夫子,果乃先逝,又论死生, 存亡数度。子犹怀疑,求之明据,傥独有灵,游魂泰素。我将假翼,飘飖高举,超登景云,要子天路。丧柩既臻,将反魏京,灵輀回轨,自骥悲鸣。虚廓无见,藏景蔽形,孰云仲宣,不闻其声。延首叹息,雨泣交颈,嗟乎夫子,永安幽冥。人谁不没,达士徇名,生荣死哀,亦孔之荣。呜呼哀哉!

九、曹植之妻是谁,名字是何?

崔氏,曹植之妻。

曹植正妻,史有载为崔琰的侄女,《世语》说她由于穿衣绣丽,被曹操赐死。崔琰于建安二十二年因忤逆曹操而被赐死,怀疑崔氏之死亦与崔琰有关,推其卒年亦在二十二年左右。

听到曹植的名字,很多人都会想到他的七步诗,可惜这样一位颇有才学的人物,却一生都不能得志。历史上曹植怎样死的?曹植并没有遭到曹丕的迫害,因一生未得志郁郁而终,享年四十一岁。看过曹植简介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曹植是非常有才华的,可惜却鲜有作为。

十、作文如果我是曹植怎样写?

我的父亲叫曹操,你们称他为一代枭雄。

哥哥曹丕,是那个知面不知心的魏文帝。

侄子曹睿魏明帝,继承他爹知面不知心。

而我就是曹植。

天赋过人,倍受宠爱,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我以为我的人生,会一直这么快乐下去。

就是这个想法,让我大胆的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我觉得这并没有何错,人不就该洒脱自在的活着吗?干嘛要整天带着面具,过得这么虚伪。

我这么想,也这么做了,可是结局却一言难尽。

初平三年(192)年,我出生在东武阳。

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父亲带着他的军队又出征了。

他有个很大的理想——平定战乱,一统天下。

因此,父亲给我取名叫植,“种植希望,结束战争”的意思。

我十岁时,别人就称赞我为“神童”,不只是能背诵十几万字的诗词歌赋,更重要是我能言出成论,落笔成章。

那时的我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父亲因此很看重我,对我开始投入了更多的希望。

他带着我打仗。

一路走去,四处战火,太多的饥民吃不起饭,时常在路边就饿倒。

我很难过。

从那时起,我就决定要像父亲那样,做个有理想的人,让天下人都吃饱饭,不再流离失所。

那一年,父亲消灭了袁氏老巢。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根据地。他大喜,让人建造铜雀台,说要彰显平定四海之功。

铜雀台建好后,父亲带领我们一起去参观。它真得很壮观,站在上面可以把这座城一览无余。

我们看着远处的风景,父亲突然有个提议,让每人写篇文章赞美这座高楼。

我心想:这正是我的强项,终于可以一展身手了。

很快我写好了一篇《登台赋》拿给父亲看。

“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

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父亲念完后,惊讶地问我:“你这是抄的哪位大家的文章。”

我很不服气,父亲太小看我了:“我下笔就能写文,不信,无论兄弟们再考我试试。”

他流露出欣慰的表情,当着所有人的面夸赞我。

这时身边的人都附和着父亲,对我一通赞美。说真的,我并没有觉得这有何了不起的。我已经习性了别人对我这种崇拜的眼神。

我记事以来,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上天的眷顾,父母的宠爱,旁人的钦慕,让我活得无忧无虑,高兴自在。

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有些飘飘然,忘乎因此了。

时刻过得真快,这一年父亲给了我一个封号,叫“平原侯”,还赏了我五千户邑。

这下有钱了,我可以买更多的美酒,结交想认识的有才之士,与他们开怀畅饮了。

这不,我又看中了一个名士,他很有才华,不过我哥哥曹丕先看上了。

这时的我,依然傻白甜,觉得这也没何。我还是有办法让他到我这里来。反正我也不是第一次对哥哥的人才下手了。

于是,我向父亲要人,他最先不许,我就说:可以让邯郸淳先来见我一面吗?看他愿意给谁打工?

父亲同意了。

那天天气很热,我让邯郸淳先坐了一会儿。我装扮了一下,给他跳胡舞,耍杂技,吟诗词,把他看得一愣一愣的。

我告诉他我就是曹植时,他顿时惊呆了。我想他应该被我收服了。果然,第二天他就告诉我哥哥,不去他那里就职了。

我也没想当时哥哥的脸黑的有多难看,反正是邯郸淳自己选择的,也算公平。后来,我才知道:哥哥的脸黑过砚台墨。

214年,我又陪父亲去西征,路过涡水边,父亲又提议做赋。我在桥上徘徊,突然有了灵感,创作了那首《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

念完,父亲欣慰的摸着胡须,大家也对我连连称赞。

凯旋回来,父亲加封我“临淄侯”,给我增加五千户邑。我地位更高,也更有钱了。

他选了几位稳重有教养的名士,来做我的老师。其中邢颙是父亲最看重的那一个,但我讨厌邢颙那套刻板的处事方式。

这不,我又犯了他的忌。

一些朋友经常说赋不好写,我说:这个本来就是小门类,根本不值一提,你们还觉得难,我也是搞不懂。

看我这样轻浮狂傲,邢颙来劝我:“不要这么刻薄,做人要稳重些。”

我不听,他打小报告。

后来父亲也写信给我:“我年轻时也是很愤青,但从来没有做让自己后悔的事,希望你也不要。”

但我认为制度都是给那些庸人守的。我有上天眷顾,天赋异禀,怎样能跟一般人相提并论?

随性自在才是我本来的风格。可是我忘记了父亲不只是父亲,还是“君王”。

那天我写了一封信给我从小到大的好朋友刘桢,表达我对邢颙的不满,想让他给我站队。结局刘桢回信:你这样疏远形颙,与我交好,让我很为难。

我很不快,开始和王粲走得近。王粲何许人?也是后来的建安七子这一。你们说他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更受待见的人。”

我为他不平:“这样的人才得不到重用,太可惜了。”

渐渐的我发现,爱对我唠叨的人少了。不再有人管束,我自在多了,就开始闯祸了。

一天,我和哥哥喝了酒想出城,就去了司马门。那里的守卫太刻板,死活不让我出门。“好吧,那我就硬闯。”

没想到,父亲第二天就训斥我:“你太让我失望,司马门是天子和我才能出入的。”

看到父亲这么生气,我认错了。但我心里不服气:“哪有这么多规矩。”

然而,之后发生的一件事,真得让我后悔了。

那天父亲让我带兵,去支援被关羽困在樊城的叔伯曹仁。我接了军令,可是当天夜里我一时兴起又喝醉了。父亲部署时,我完全不在情形,结局很糟糕。

我也知道,这次父亲彻底对我失望了。

他们说我:“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其实,我只是太过豪放了些。

后来,父亲把世子之位传给了哥哥曹丕。

虽然我很难过,然而更多的是由于父亲不再信任我。

自从那以后,我才算真正认识这位哥哥。知人知面不知心,他藏得太深了。

他开始找拥护我的人的麻烦,专挑他们的错处,特别是与我要好的丁仪。

为此我还写信给丁仪吐槽:一朝得势,就开始公报私仇。没想到,哥哥继位后,就把丁仪满门抄斩。

我哭了,可我何也做了不了,保护不了自己的朋友,也只能为他们抱怨两句。

220年父亲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哥哥曹丕终于坐上了他想要的位置,而我的人生也从此截然不同。

这世上,所有的果,都有必然的因。

我后悔了。

哥哥并没有放我去封地,而是故意找了个理由治我的罪。这时我才明白:“虽然是亲兄弟,但他对我也嫉恨深久。”

他让我七步作诗,如果不行,就要治我死罪。我强撑着内心的悲愤作了《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我看到了哥哥眼里也含着泪,他放了我。

我终于去了封地,但并没有消停,总有人找我的错处。奇葩的是,他们治罪的理由都是我喝酒后耍酒疯。

真应了那句话:“你弱时,坏人最多。”

我开始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是被贬,就是在搬家的路上,生活困顿,没有朋友。

唯一不死心的是,不忘自己少年时报国的理想。

为了见哥哥一面,那些傲气放下了,我写信讨好他:“迟奉圣颜,如渴如饥。”虽然很难堪,然而我也没办法了。

可就算这样,他也还是不待见我。我失落的走了,到了洛水时,我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情,写下了那篇《洛神赋》。

我知道,现在能保住命都不错了,还谈何理想?哥哥对我的防备远大于我们儿时的情意。

226年,哥哥去世了。他走之前送了我十多件衣服。我知道他是想和解的,然而我被他整怕了。他这一生都太会装了。

然而如今的我,随性的风格没了,也学会装了,跟他没何两样。

何风度,何气节,全都在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我写诔文赞颂他一生的功绩,吹得连自己都觉得恶心。

反正这种事,我也手熟了。

同年,侄子曹睿上位后,我以为我的机会又来了,他跟我关系一向不错。

于是我诚恳的写下《求自试表》,只想尽为民族尽一点自己微薄的力量,立一点少许的功劳。

可这家伙跟他爹一样,知人知面不知心,城府太深,防我像防贼一样。

我以为的只是我以为的。

“算了,还是算了吧。”我这一生也只能写点贺瑞、哀诔,歌功颂德的文。

想想曾经的我,有父母的宠爱,上天的眷顾,朋友的欣赏,众人的崇拜。可是这些都一去不复返,唯一还有的,就是这双手还可以写写物品聊以慰籍。

我时常在院子里边喝酒边冥想:

我的人生到底是何处出了错。我曾经一手好牌,最后却落得郁郁不得志。

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

无论是我的哥哥曹丕,还是侄子曹睿,他们或许也从来不想,成为那样心机深沉的人。

只是,我们生在了这个全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张大网,每个人都被粘在网上,不去为自己奋力挣扎,只能任人践踏。

原来,真正的自在,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拥有更多为自己选择的权利。

只可惜我明白得太晚了。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