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静脉穿刺是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操作,主要分为三种入路:前路、中路和后路,下面内容将详细介绍颈静脉穿刺的具体步骤。
前路穿刺法
1、患者体位:患者取平卧位,下肢轻微外展外旋,穿刺下肢的腹股沟韧带中心内下方5~10cm处,股动脉搏动内侧为穿刺点。
2、术者准备:术者戴好帽子口罩,立于病人一侧,消毒局部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3、穿刺点定位:将左手手指和中指放在胸锁乳突肌中点,颈总动脉外侧,右手持针,针尖指向同侧乳头,针尖尖头与冠状面成30°角,常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进入颈内静脉。
中路穿刺法
1、患者体位: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稍微低下20°至30°,或者选择肩枕过伸的姿势,头偏向对侧。
2、穿刺点定位:找到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域,这个三角区的顶端即为理想的穿刺点。
3、穿刺操作:找到右侧颈总动脉的搏动点,稍稍拉开皮肤,确保在搏动点外侧约0.5-1厘米处,这是针头的进针点,这个位置的血管与动脉走向基本平行,针头的置入角度至关重要,通常保持在30度左右。
后路穿刺法
1、患者体位:患者取平卧位,头部稍微低下20°至30°,或者选择肩枕过伸的姿势,头偏向对侧。
2、穿刺点定位:找到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胸骨头和锁骨形成的三角区域,这个三角区的顶端即为理想的穿刺点。
3、穿刺操作:找到右侧颈总动脉的搏动点,稍稍拉开皮肤,确保在搏动点外侧约0.5-1厘米处,这是针头的进针点,这个位置的血管与动脉走向基本平行,针头的置入角度至关重要,通常保持在30度左右。
颈外静脉穿刺法
颈外静脉穿刺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穿刺技巧,适用于长期输液、周围血管不好、不易穿刺的病人。
1、患者体位: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头部尽量后仰,必要时肩下垫小枕,使颈部伸展平直。
2、穿刺点定位:颈外静脉穿刺部位是在锁骨中线与下颌角连线的上1/3处,操作的时候让患者头转向左侧,患者去枕平卧,使穿刺颈外静脉充分暴露。
3、穿刺操作:选择穿刺点后,体位摆好,用酒精或者碘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操作者左手固定颈外静脉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使针头与皮肤呈30-40度角,沿静脉回流路线刺入静脉内,穿刺即可成功。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的适应证
1、长期置管、长期输液的病人。
2、抢救周围血管不好、不易穿刺的病人。
颈外静脉穿刺时其正确的进针角度
颈外静脉穿刺时,持穿刺针与皮肤呈45度角进针,入皮后呈25度角沿静脉路线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