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 35岁读大一:追梦路上的坚持与挑战

唐尚珺 35岁读大一:追梦路上的坚持与挑战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机会并不局限于年轻人,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选择重返校园,追求自己的愿望。唐尚珺,35岁,选择在这个“高龄”阶段重新开始他的大学生活,成为华南师范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这一决定不仅是对自己人生的重新审视,也是对未来的勇壮追求。

唐尚珺的故事并非偶然。他在高考中经历了16次的挑战,最终决定放弃复读,选择了大学的道路。对于他来说,这一年是转折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开始和新的希望。入学以来,唐尚珺的生活节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每天有三分之二的时刻都投入在进修中,努力适应大学的进修环境。

与高中时期的进修方式相比,大学的进修更强调自律和自主性。唐尚珺坦言:“高中的时候有老师监督,上大学后更多的是靠自己。”在大学里,学生需要主动预习和复习,老师不会像高中那样时刻提醒。这样的转变对唐尚珺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成长的机会。

在进修经过中,唐尚珺面临着许多新的智慧,尤其是他从未接触过的编程语言“C语言”。他表示:“这个学期还没有考过试,我也不知道在班上处于何水平。”虽然如此,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而是积极寻求帮助,向同学请教,或是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努力克服进修中的困难。

除了进修,唐尚珺还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他每两三天更新一次短视频,并每周进行一次直播。为了不打扰舍友,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小单间,专门用作直播的场所。这个单间虽然不大,但他通过布置和搭建,创造了一个适合直播的环境。

在经济上,唐尚珺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他申请了助学贷款,支付完学费和住宿费后,仍有一些生活费可以支撑他的日常开销。他的直播收入刚好能够覆盖房租,这让他在追求学业的同时,也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唐尚珺的经历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追求愿望的障碍。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在进修和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他的故事激励着许多人,让我们看到教育的力量和人生的无限可能。

拓展资料来说,唐尚珺在35岁时选择重返校园,展现了他对智慧的渴望和对未来的追求。他的经历不仅是个人成长的缩影,也是对社会上每一个追梦人的鼓励。无论年龄多大,进修永远不晚,追求愿望的道路上,勇壮迈出每一步,都是值得的。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